今冬明春,受節日集中、商務活動頻繁、冬季不利氣候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上海市道路系統和軌道網絡的運輸量將再有2%左右的增長,兩大交通系統將同時面臨考驗,上海市交通擁堵將有所加劇。進入12月份,受冬季天黑得早等因素影響,晚高峰出行更集中,道路擁堵狀況進一步加劇。此外,12月份易出現冰凍雨雪等惡劣天氣,導致車輛故障事故增加、道路通行能力降低,道路交通會出現較長時間較大范圍的嚴重擁堵。
上海交通研究部門昨天發布的交通研判報告還透露,江寧路橋將于12月22日恢復通車,預計相關區域蘇州河兩岸交通狀況會好轉。
冬至高架擁堵預計更嚴重
由于12月底重要節日活動集中,交通壓力預計明顯增加。冬至日(12月21日)恰逢常態周末出行高峰,將現交通集中出行現象。
今年冬至正逢周五,雖然冬至掃墓人數遠低于清明,但市民掃墓出行和常態出行仍有一定的疊加。預計從冬至前一周雙休日開始,掃墓出行人數逐步增加,早高峰高架出城方向和墓園周邊高速道口擁堵會有所加重。加上民俗因素的影響,冬至日的晚高峰交通出行將更為集中,出行量也會陡增。預測冬至當日高架道路擁堵更為嚴重,軌道網絡早、晚高峰客流聚集度更為明顯。
圣誕夜和元旦前夕,商業促銷活動增多,徐家匯、南京路等重要商業中心夜間交通壓力較大,上述地區夜間軌交車站和部分高架匝道會出現時段性的擁堵。時逢年末,各企、事業單位年底總結慶祝等活動頻繁,晚高峰和夜間的機動車出行量將明顯增加,也會給本已處于飽和狀態的道路系統造成更大壓力。
雨天多11月事故率增20%
統計顯示,近期車流量增長和事故率上升是導致高架道路白天長時間處于擁堵狀態的主要原因。據統計,11月份雨天較多,高架、地面道路車輛事故率較平日增長20%左右,道路擁堵范圍和程度顯著增加。
上海軌道網絡客流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11月份軌道網絡日均客運量約657萬乘次,最高單日客運量達到746萬乘次,超過中秋國慶節(743萬乘次)客流規模,再創世博后的客流新高。
隨著天氣轉冷,乘坐軌交線路的客流量明顯增加,工作日日均客流規模將超過700萬人次規模,極端日客流規模會突破750萬人次。客流規模增長,加上冬天乘客衣著厚實,車廂擁擠程度也將大大增加。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