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室內地圖服務商圖淵獲得啟迪創投等1200萬元B輪投資引起業內關注,一時間,關于“室內地圖大有機會”的討論甚囂塵上。
事實上,縱觀整條室內定位導航產業鏈,能獲風投青睞的企業并不多,苦苦掙扎的還是占了大多數。圖吧副總裁樊磊對南都記者說,其實別說室內地圖,現在做室外的導航和地圖盈利模式都比較吃力,占地盤、搶用戶已經紅海一片;室內地圖作為地圖產業的一個環節,雖說處在藍海,但至今仍沒看到相當成功的案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C端導購需求?臆想
如果把投身室內定位導航的創業團隊稍作梳理,不難發現他們當中幾乎都有很強的技術背景:比如推C端導航應用的智慧圖是學院派出身;做醫療WiFi定位起家的聚美物聯,團隊成員大多來自研究院,而去年“插足”商場WiFi定位的優頻科技,本身也積累了多年的工業用戶WiFi定位的經驗。
樊磊說,室內定位導航不是光有技術就行,尤其是想把線上線下打通,資金、人脈、運營人才一樣都不能少。不少創業團隊抱著“有必要解決室外地圖最后一公里”的想法匆匆跨入這一行業,才發現要想從這片藍海突圍并不容易。
事實上,室內定位導航目前唯一能看得見盈利點的只有B端,與場館合作,提供客流位置的數據統計、做精準的營銷分析,或者像圖淵、點道做室內地圖數據。至于C端的“借助導航APP應用、推送促銷信息”的模式,業界之言“基本不被看好”。歸根到底,室內定位導航并不是剛需,一方面大部分公共建筑內已經有足夠的指引,另一方面大多人逛商場享受的正是“瞎逛”。
“所謂‘導航的核心是導購’只是做軟件的人臆想出來的需求,這就是為什么室內定位導航總是有概念沒用戶的原因。”在樊磊看來,除非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和資源,活活用廣告把這概念砸出來,否則很難培養用戶在商場使用導航APP的習慣;而目前做室內定位導航的企業里,中小企業占了大部分,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
曾相繼推出尋鹿機場導航和尋鹿商場導航、以打造“線下淘寶”為目標的智慧圖,對此也深感無能為力,其COO王蒙告訴南都記者,其實阻礙C端發展的還有室內地圖的數據問題,覆蓋面有限、更新不及時、缺乏行業標準等問題無不影響著用戶體驗,認清市場后智慧圖決定把更多精力轉到B端上。
B端會展動態?可行
室內定位導航對于整個地圖產業只是錦上添花,作為獨立應用難以撐起市場,這幾乎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樊磊直言,室內定位導航比較適合“傍大腿”,依附百度(146.25,-1.45,-0.98%)、高德(14.94,-0.51,-3.30%)這樣的巨頭,嵌入他們成型的地圖產品里面,讓用戶從其他入口進來。比如用戶可能查一個室外的路線、地點,順帶了解這個商場的布局。他判斷,至少5年以內會以這種方式為主導。
王蒙也認為,室內定位導航最好能與大眾點評等流行的O2O應用結合,作為其中一項增值服務,提升用戶體驗。不過,這都得等到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以后才有戲,正如天使投資人何巨對南都記者所說,最終能被老大看中的最多也就一兩家熬出頭的公司,對于大部分初創的中小企業來說,這個幾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樊磊還提出另一個建議,就是嘗試和大型展覽、活動合作,依附主辦方的APP應用或對外宣傳渠道。“比如每年的車展,由于空間大、展位多,人們容易迷路,可以說,在短暫的展期內,用戶對于導航的需求是剛需,這種做法應該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樊磊說。
智慧圖目前踐行的就是這種模式。王蒙告訴南都記者,室內定位導航不一定只盯著靜態的商場,把握展會的動態需求也許更有發展空間。從去年開始,智慧圖就跟展館合作,把智慧圖的導航SDK(軟件開發工具包)集成到展館的APP里,作為一項輔助功能。然而,一個展館每年可能舉辦幾十甚至上百場展覽,數據變化很快,維護和更新數據的成本非常高,非一家出創企業可以承擔。王蒙表示,智慧圖目前只做應用方面的服務,提供工具讓場館自行維護和更新數據,這將是智慧圖今后的主營方式。
不過,在天使投資人何巨看來,這種“把握動態需求”的做法還是不靠譜,因為比較展會與商場兩種場景并沒有實質的區別。“去看展的人還是以‘想瞎逛’的為主,而不是迫切地需要通過導航APP找某個特定的展位,使用幾率低是可想而知的;更何況每年真正大型的活動有多少?需要導航服務的又有多少?企業能否靠這種模式生存下來也難說。”何巨說。
吊在導航APP?死路
如果用戶對導航APP的使用習慣確實一時無法培養起來,是不是可以選擇其他載體呢?
優頻科技CEO朱宇紅認為,確實沒有必要吊死在導航APP這棵樹上。他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提出一種思路,“室內定位導航”應該理解為“基于室內定位的服務”,導航APP只是其中一種推廣途徑,不妨嘗試使用更方便的瀏覽器和微信。
具體而言,就是把定位數據集成到瀏覽器里或者合作場館的微信公眾賬號里,同樣能提供找車、找商店等服務,同時商場也能推送促銷信息。朱宇紅說,瀏覽器和微信的好處是需要的時候打開就能用(后者要先關注合作場館的微信公眾賬號),盡管在用戶體驗上可能比不上APP,但節省了下載APP時間;而對于商場來說,開發APP往往耗時太長,何不先用其他方式讓用戶先把室內地圖用起來?目前,優頻科技已經跟商場做相關的開發和測試,據悉很快就會投入市場接受檢驗。
對于優頻科技的新策略,業內看法各異。王蒙認為,用瀏覽器在技術上無法做到定位,只能瀏覽地圖,相比之下,微信可以實時定位,如果騰訊(410.2,7.80,1.94%,實時行情)有意愿主動做這個事情,或許會對這個行業有非常大的推動。
圖淵CEO張楊的觀點正好相反。他認為,在騰訊控制之下的微信,對公眾賬號有種種限制,不如自己開發APP那么有發揮空間,對于很多大場館來說未必會接受這種模式。此外,微信雖然下載方便,關注了就能使用,用戶的流失率相對較低,但用戶價值卻未必比得上APP———正是因為APP下載量不多,所以愿意下載APP的用戶都是有一定忠誠度的,不像微信公眾賬號,關注的用戶可能只是隨便看看。
而樊磊則覺得,無論是APP、瀏覽器還是微信,其實只是改變了入口而已,并沒有實質的改進。“也許能做成個靠譜的工具,不過用戶對于商場的定位導航沒有強需求,始終無法獨立支撐一個市場。”
七嘴八舌
議題1把握會展動態需求,妥否
圖吧副總裁樊磊:“在短暫會展期內,用戶對于導航的需求是剛需,這種做法應該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
天使投資人何巨:多數去看展的人還是瞎逛為主,而不是迫切需要通過導航APP找某個特定的展位,使用幾率低可想而知。
議題2瀏覽器和微信,孰優
智慧圖COO王蒙:用瀏覽器在技術上只能瀏覽地圖,相比之下微信可以實時定位,如果騰訊有意愿主動做或許會對行業有非常大的推動。
圖淵CEO張楊:微信對公眾賬號有種種限制,不如自己開發APP那么有發揮空間,對于很多大場館來說未必會接受這種模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