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早建設高速公路的國家,為充分利用歐洲中心位置,推動物流業發展,德政府二戰后一直在擴建其高速公路網絡,德國已成為高速公路網最密集的國家之一。德國對重型貨車征收高速公路費,既起到了“以路養路”的效果,也推動貨運結構更加合理化。
一、高速公路建設與投資
1921年全球首條高速公路在德國柏林建成,主要用作賽車跑道和新車試驗路段。1932年科隆-波恩高速公路投入使用,成為德國第一條用于公共交通的高速公路。1950年,德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為2128公里。至2010年初,德國共有公路23.0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8萬公里,聯邦公路3.99萬公里、州級公路8.66萬公里、縣級公里9.16萬公里。2009年,德國高速公路運量達2254億輛公里,占聯邦公路和高速公路總運量32.3%。德高速公路平均每天通車數量為48800輛,其中重型卡車占13.9%。
德各級政府負責投資興建不同等級的公路,高速公路、聯邦公路主要由聯邦政府利用預算資金投資,歐盟對個別項目提供補貼,州、縣級公路全部由所在州、縣政府投資。高速公路項目作為政府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德國企業及世貿組織《政府采購協定》成員方企業可參加投標。建設資金來源如下:
(一)預算資金。2004年德聯邦政府實施《第五個關于長途公路擴建的修改法》,規定至2015年將投入約800億歐元建設公路設施,其中優先投資150億歐元新建1900公里高速公路,投資130億歐元擴建2200公里高速公路。
(二)統一專項資金。1991年,德聯邦政府與前東德5個州聯合成立德國統一長途公路規劃與建設公司(DEGES,2007年后漢堡、不萊梅、石荷州加入),總投資91億歐元,在東部5州新建或擴建1220公里高速公路,至2009年底已完成1122公里。
(三)高速公路收費。2003年成立交通基礎設施融資公司(VIFG),負責高速公路費的使用分配。2009年高速公路收費總額為43.25億歐元,扣除經營費用后凈收入36.46億歐元,全部用于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其中21億歐元用于高速公路和聯邦公路。
(四)經濟刺激方案專項資金。德政府從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兩個經濟刺激方案中撥款40億歐元,用于道路設施建設,其中18億歐元投向高速公路和聯邦公路。
(五)歐盟扶持資金:2007至2015年間,歐盟將根據申請情況,從歐洲地區發展基金(EFRE)中向德政府提供不超過15.2億歐元補貼,用于在德落后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歐盟原15國平均值的75%)建設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成員國可向歐盟申請跨歐洲交通網項目補貼(TEN-Mittel),2008年德國兩個高速公路擴建項目獲批,共得到補貼615萬歐元。
2001年至2009年間,德政府累計投資111億歐元,新建了1100多公里高速公路,并投入58億歐元,將570公里高速公路拓寬至6車道以上。2009年德政府用于高速公路建設的資金為38.71億歐元,比前幾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二、收費情況
2002年4月,德國頒布《重型商用車高速公路收費法》,并于2005年1月起對在德國高速公路行駛的總重量12噸以上的貨運卡車進行收費,其他車型及其余各級公路均不收費。德國電信公司、戴姆勒集團和法國Cofiroute公司的合資企業TollCollect負責收費,通過人工收費和安裝車載收費器OBU方式收取。最初費率為每公里12.4歐分(1歐元=100歐分),2007年9月提高到13.5歐分,2009年1月實施《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條例》(MautHV),將重型卡車按排放標準分為四類,每類根據傳動軸數量分為兩檔收費。對滿足歐5標準的12噸卡車僅征收每公里14.1歐分的最低費率,不足最高費率(28.8歐分)的一半。詳細標準如下:
卡車類型3個及3個以下傳動軸卡車的費率(歐分)4個及4個以上傳動軸卡的費率(歐分)
A類14.115.5
B類16.918.3
C類19.020.4
D類27.428.8
A類車指符合S5有害物質排放標準和EEV標準(相當于歐5以及EEV)的重型卡車,B類車符合S4有害物質排放標準和安裝2、3、4類微粒過濾設備的S3標準(相當于歐4或安裝過濾設備的歐3標準),C類車符合S3有害物質排放標準或安裝了1、2、3、4類微粒過濾設備的S2標準(相當于歐3,或安裝過濾設備的歐2),D類車滿足S2有害物質排放標準及以下標準(歐2以下)。
2005年,德國高速公路收費總額為28.6億歐元,2009年增加到43.25億歐元。德國聯邦交通部表示,每輛40噸重型卡車對道路的損害程度是普通乘用車的6萬倍,征收使用費標志著德國高速公路建設從稅收融資向使用者融資的轉變,更為公平合理,可以保障高速公路建設養護費用的來源,也會減輕公路設施的壓力,推動貨運結構進一步向軌道交通和水運合理轉移。
三、養護管理費用支出
德國高速公路建設起步早,不同路段質量差別很大,部分路段已嚴重老化,養護管理費用較高。德政府公布的《2005/06年高速公路質量調查評估報告》顯示,僅51.1%高速公路狀況良好,29.3%較好,19.6%為差或較差。2009年聯邦政府從高速公路收費中撥款6.34億歐元,用于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其中1.62億歐元建設高速公路橋及購買車輛、設備,4100萬歐元用于在1000公里路段上安裝數字信號傳輸系統、在200公里高速公路上安裝急救電話。目前,德國高速公路上共有12813個急救電話,平均每公里1個;設立了185個管理處,平均每70公里1個。每公里高速公路年均運營成本為:冬季服務(含掃雪、除冰等)4900歐元、綠化設施7900歐元、路面清潔5200歐元、路段養護6700歐元、維護相關設施3600歐元、交通設備、照明、隧道、急救電話4500歐元、應急措施1800歐元。
四、收費政策趨勢
高速公路收費政策出臺后,德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物流企業均抱怨增加了物流成本,要求德政府采取適當措施予以補償。2007年9月,德政府宣布降低重型卡車的機動車使用稅,每年可為企業節支約2.5億歐元,同時每年提供約4.5億歐元優惠貸款,鼓勵購買環保型卡車。歐盟將于2013年實施歐6排放標準,戴姆勒公司等已于今年3月推出歐6發動機。德政府很可能出臺針對歐6標準的更低費率。此外,歐盟在《歐洲公路收費指令》草案中建議2012年起對所有3.5噸以上貨運卡車征收高速公路費,德政府以導致收費成本大幅提高為由,獲得了例外條款,仍將以12噸作為高速公路費的起征點。總的來看,德國收費標準今后一段時間不會提高,并可能適應新的排放標準制訂更低費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