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探訪深圳葵壩路新建工程施工現場,發現工程2號隧道施工進展順利,有望于明年3月實現全線貫通,屆時將成為深圳市最長、廣東省第二長的公路隧道。為確保安全生產,承建單位特別引入的RFID射頻識別隧道施工人員統計系統。而在工程全線通車后,深圳葵涌至壩光時間可望由目前的30分鐘縮短至7分鐘左右。
記者昨日探訪深圳葵壩路新建工程施工現場,發現工程2號隧道施工進展順利,有望于明年3月實現全線貫通,屆時將成為深圳市最長、廣東省第二長的公路隧道。為確保安全生產,承建單位特別引入的RFID射頻識別隧道施工人員統計系統。而在工程全線通車后,深圳葵涌至壩光時間可望由目前的30分鐘縮短至7分鐘左右。
此外,以后市民從市區前往壩光旅游觀光,可在鹽壩高速葵涌路口下高速,轉葵壩路前往,全程路程和行車時間相差無幾,但可節省部分高速路費。
射頻識別考勤
保障生產安全
記者昨日留意到,與其他隧道施工現場不同,2號隧道口多了一塊電子顯示屏,上面不斷刷新人名以及時間。
市交委建設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正是因為隧道施工難度大,為確保安全生產,承建單位特別引入的RFID自動識別隧道施工人員統計系統。系統集隧道施工人員實時統計、作業考勤、安全預警、災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體,能使管理人員隨時掌握施工現場人員、設備的分布狀況和每個人員及設備的運動軌跡,便于進行更加合理的調度和安全監控。該系統的使用在國內隧道施工管理方面,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如果碰到非施工現場作業人員進入隧道,系統還發出警報;如果有事故發生,救援人員能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迅速掌握人員位置,并采取相應措施,提高應急救援效率。”該負責人稱。
葵涌到壩光車程
可縮短至7分鐘
據了解,現有的葵壩公路西起葵涌的金葵路與金業北路的交匯處,向東經高源村、徑心水庫一直延伸到壩光村,是目前壩光社區與外界交通聯系的唯一通道。但是道路等級較低,設計時速僅30公里/小時,許多路段只有一條車道,且彎多坡陡,中間沒有隔離措施,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已不能滿足規劃發展需要。
為此,建設葵壩路新建工程,西接葵涌街道延安路,東至壩光新興產業基地,道路按照城市Ⅱ級主干道建設,設計行車速度為50公里/小時,雙向四車道。通車后,將實現壩光社區到葵涌社區的路程由現在的15公里縮短至6公里左右,行車時間則可由30分鐘縮短至7分鐘左右。
市交委建設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葵涌片區和壩光片區之間的物流與生活的重要聯系通道,新葵壩路對完善大鵬新區路網骨架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深圳最長公路隧道
明年3月貫通
與現有葵壩公路多彎的情況相比,葵壩路新建工程通過隧道通行的方式,實現了線路“拉直”。全線86%以上路段為隧道,總長度約5千米。其中2號隧道長約4830米,建成后將成為深圳市第一長、廣東省第二長的公路隧道。
記者昨日驅車前往工程2號隧道壩光出口探訪。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由于隧道需下穿鹽壩高速壩光高架橋,施工難度頗大,隧道施工過程中多次邀請有關專家到現場指導,收效良好。目前,隧道施工進展順利,未發生過一起質量安全事故,且2號隧道已安全通過高架橋,雙洞掘進4180米,預計明年3月底即可完全貫通。
記者從市交委建設中心獲悉,葵壩路新建工程橋涵、路基工程現已全部完成,1號隧道已實現貫通,預計全部工程將在2013年年底完工通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