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湖北隨岳高速公路監控中心,現在啟動防凍防滑Ⅳ級響應,請各單位負責人堅守崗位,全力除雪保暢。”這是2月19日凌晨3時,隨岳高速公路管理處發出的一條信息。為提高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水平,隨岳高速公路管理處以信息化助力管理,給力應急,服務司乘人員,初步實現了全天候、無縫隙、多層次的聯動,隨岳高速公路車流量在同比增長45%的情況下千車事故率下降12%,信息化有力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
一場大雪不期而至,隨岳高速公路頓時銀妝素裹。隨岳應急指揮分中心的工作人員緊張地盯著沿線的高清攝像頭,進行“電子巡查”,路政人員加大巡查力度,養護人員提前在橋梁彎道設置警示錐筒、撒布融雪劑,提醒司乘人員安全駕駛。從天氣突變到大雪到來,隨岳高速公路管理處做到了一小時一分析、一小時一上報,全體中層干部足不出戶就可對隨岳高速公路各路段的情況一清二楚。
信息聯動是隨岳高速公路管理處信息化建設的主攻方向。隨岳高速公路管理處制定了業務信息實施細則,理順一般狀態、應急狀態信息報送的頻率,實現信息傳遞的高速高效。在今年的春節保暢工作中,隨岳高速公路管理處應急指揮分中心根據實時路況,發布道路指引、天氣預警、安全提示、服務告知等信息360條,為14萬輛車和60多萬名司乘人員提供了及時便捷的服務。
“路段交通事故信息提前一秒發布,對后續過往司乘人員來說就是生命的保障。”信息監控員劉肖想起曾成功處置的一起交通中斷事故很有感觸地說。2012年12月25日,劉肖在遠程視頻中發現一輛裝載危化品的大貨車出現碰撞事故,車輛橫在道路中間,當時正下著雪,情況十分緊急。他立即啟動GIS地圖,自動定位事故發生地點,通過應急指揮平臺發布突發事件預警信息,3分鐘內同時通知到了路政、養護、交警等部門,并發布信息提示司乘人員注意路段路況,整個處理過程所需時間不超過5分鐘。
“以前沒有應急指揮平臺的時候,我們需要打電話逐一通知各個部門,還要通過情報板發布信息,少于20分鐘根本完成不了,現在有了信息化平臺的幫助,平均5分鐘就能搞定。在緊急狀況下,我們從發現事故到發布預警信息僅需45秒。”劉肖興奮地說。
無獨有偶,通過信息化手段還可以提高路面監管能力。1月30日,一輛客車長時間停靠在路邊,發生故障拋錨。監控員魏卓第一時間更改了情報板信息,提醒同向車輛減速慢行,并通過GPS定位系統搜索到最近的路政巡查車,通知該巡查車奔赴現場處理事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