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導航行業年會上,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為全場焦點。尤其是該衛星導航系統明年有望正式應用于車載的消息傳來,使到人們紛紛對北斗導航技術是否成熟、能否促使導航業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甚至是否會取代GPS在國內的應用等熱點問題倍加關注。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北斗導航在技術上和GPS相比各具優勢,而降低導航芯片的使用成本已是不爭之事實。據了解,北斗導航行業規模到2015年將超過500億元,短期內應用車輛可達數百萬輛,眾多導航企業已經開始重新布局。
在日前舉行的導航行業年會上,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為全場焦點。尤其是該衛星導航系統明年有望正式應用于車載的消息傳來,使到人們紛紛對北斗導航技術是否成熟、能否促使導航業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甚至是否會取代GPS在國內的應用等熱點問題倍加關注。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北斗導航在技術上和GPS相比各具優勢,而降低導航芯片的使用成本已是不爭之事實。據了解,北斗導航行業規模到2015年將超過500億元,短期內應用車輛可達數百萬輛,眾多導航企業已經開始重新布局。
北斗衛星導航可望明年投入車載使用
南都記者從最近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獲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明年正式投入車載應用。據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開發的區域性有源三維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CNSS),是除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結網完成后,該系統用戶定位、電文通信和位置報告只需要幾秒鐘,相比之下,GPS首次定位一般需要1-3分鐘。北斗系統除定位速度快的優點外,還是世界上首個集定位、授時和報文通信為一體的衛星導航系統。從明年開始,我國的私家車主就可以使用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的定位服務,而且,使用北斗導航芯片的價格要低于現在市場上使用的GPS系統,只需要100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左右,我國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隨著政府補貼以及各個行業地區的應用示范展開,北斗終端需求量將達數百萬部。
企業推北斗/GPS雙模車載新品
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在2012年將完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為亞太地區提供精準的導航服務。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產品加快實現民用及產業化,預計到2015年,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將達到500多億元的規模。在此次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南都記者發現,國內部分汽車電子類企業已率先在車載產品中引入北斗衛星導航技術。
德賽西威技術中心總經理段擁政指出,北斗導航系統與GPS導航系統各具特色,因此,雙模組合是幾年內車載導航的有效解決方案。段擁政透露,該公司已經正式宣布完成首批北斗導航的批量生產,并準備在近期啟動尋找北斗導航前30名車主的“北斗導航體驗”行動。
據了解,賽格導航最新產品北斗系列中也推出SEG-9888北斗/GPS兼容的衛星定位汽車行駛記錄儀。該產品基于北斗系統快速定位,是具有北斗/GPS定位、GPRS通信、汽車行駛記錄儀的多功能型產品。
本版采寫、攝影:南都記者梁羅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