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時若是雨天、節假日,再碰上交通事故或道路施工,那將必堵無疑。但隨著智能交通時代的來臨,廈門市民今后開車出行,有望擺脫這種“囧途”。
昨日,廈門市交警支隊對外通報稱,經過近一年的施工,集智須能化、信息化、服務化為一體的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及配套的集成控制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不僅具有勤務管理、稽查布控等公安智能指揮調度功能,更具備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的路況信息服務功能。其中最讓市民受益的,是立體化路況信息服務平臺。
提前預知路況新增4種方式
廈門市民除通過戶外交通信息屏、廣播電臺獲悉路況外,隨著智能交通集成控制平臺的運行,今后將有4種更便捷的方法,可獲取實時路況信息。
一是互聯網平臺。在“廈門交警網”開通的路況查詢地圖功能——該地圖在實際路網上疊加了紅、黃、綠三色實時路況,綠色、黃色和紅色線條分別表示暢通、緩行和擁堵,信息每三分鐘刷新一次,市民在出門前可登錄查看。
二是微信平臺。添加“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微信公共賬號(微信號:XMITCC)后,如果想查詢某條道路的交通情況,直接輸入道路名稱,也可以獲悉所在道路的路況信息。對于部分已開放視頻監控資源的道路,回復的信息內容中,甚至包括道路的最新現場視頻照片。
三是微博平臺。“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官方微博已和中心集成控制平臺深度對接,全市交通路況信息每半小時自動播報一次,無需人工干預。此外,對于重大節假日及交通突發事件,微博平臺將全程跟蹤播報。
四是手機短信平臺。針對非智能手機用戶,也可利用手機短信平臺,輸入“LK+道路名稱”至“1063999122”,系統將自動回復道路通行狀態及擁堵信息。
多手段讓車主
化身“路況情報員”
路況信息的收集,也是路況信息服務的基礎。對此,廈門交警也發動廣大車主和網友,利用多種渠道上報路況信息。如通過手機微信、微博、電話語音等,上報交通擁堵。
此外,路況信息服務平臺已實現與市公安局110接報警系統的銜接——交通事故類警情自動傳遞至該平臺,經過數據加工后可在地圖上展示,工作人員可通過視頻查看、警情跟蹤,隨時監測事故點位交通狀態;聯動單位通報交通堵情。廈門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各公安分局指揮中心、公路局橋隧管理中心等管理單位如發現交通擁堵,也可第一時間通報給路況信息服務平臺工作人員。
交通事故
遠程便可處理
在以上路況信息的基礎上,智能交通集成控制平臺還可以處理交通擁堵問題。“假如車輛在仙岳路高架上發生刮擦,如今很多車主都會在現場等待民警處理,這樣往往會造成交通擁堵。”民警介紹,如今該平臺會及時運用交通事故遠程處置,利用高清視頻拍下整個刮擦過程。而系統也將第一時間自動識別號牌并調取車主聯系方式,通過視頻回放判定事故責任,通過視頻實時查看事故形態,通過電話遠程對事故進行調解。對不自行撤離交通事故現場、造成交通堵塞的,通過非現場執法手段進行處罰。
同時,平臺還可利用交通信號遠程干預。目前,交警交通指揮中心平臺已實現了全市61個路口交通信號機的聯網聯控,一旦發現道路擁堵時,可對路口交通信號實現遠程控制,通過配時方案的修改和下發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未來查廈門路況
如了解天氣預報
未來,市民可像了解天氣預報般,了解廈門的交通路況。
據介紹,今年來,廈門交警著手開展交通路況預測預報工作研究,通過歷史海量數據的深度挖掘及運算,對道路未來趨勢進行預報。結合廈門海島型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僅可預測出正常的高峰期擁堵,更可實現非周期性擁堵(也就是偶然交通事故引發的擁堵)的預報。不過,該項工作仍在嘗試階段。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