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安交警和平支隊政委、高級工程師王泰明發表了《試論無人機在大城市交通管理中的應用》主題演講。
以下為王泰明演講內容。
(天津公安交警和平支隊政委、高級工程師王泰明)
各位專家、各位來賓,上午好!我是來自天津交管警和平支隊的政委,從1988年開始研究智能交通,當時天津市用500萬美元要建立天津市的控制系統。后來走到行政崗位了,對理論的研究就少了一些。但無論在公安局當科技處處長,還是交管局技術處處長期間,我都將一些最新的技術應用到管理當中。今天我也算拋磚引玉,把我們和平區利用無人機對靜態停車進行治理的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天津市和平區是天津市中心城市,天津市的百花大樓都在和平區,和平區里面座落了上百家的銀行,解放路和五大道地區。五大道地區有2000多棟洋樓,還有很多的商業體,旅游中心。所以這個地區對我們的交通管理提了難題,主要是路網比較密、比較窄,各種干擾因素較多。
特別是和平區是天津市優質教育的集中地,五大道地區20多條路,里面1.28平方公里集中了20所學校,每天上下學期間停車難、停車亂成為了大問題。
過去我們都是靠人工治理,現在打算進行改造,都是老的建筑,大改大拆是不可能的。我們還面臨著多要素的疊加,所以交通比較混亂。另外管理當中都是二維的模式--巡邏警力。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想到用無人機來協同做交通管理,應該說在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無人機參與交通管理有很多優勢:
● 精準
● 覆蓋面積大
● 發現問題也很及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很及時的來發現問題,處理高效性。
我們在無人機的應用,天津市使用了靜態的違法信息智能采集系統,上面有7個攝像頭。過去路面違法停車是警察去貼條,而貼條的效率很低,也容易跟司機發生糾紛爭執。現在這個設備非常精準,一兩秒鐘過去之后,整個違法信息都采集起來了,成為后臺處罰的依據。我們把這種巡邏車跟無人機進行協同,形成了一種立體的合成戰法,這樣治理效果非常好。
因為治理得比較好,在去年的12·2交通安全宣傳日《焦點訪談》做了一期節目。我們的治理現在是靜態治理的一個示范。同時也迎來了很多兄弟單位來學習。
通過這個應用,我們也有一些其它的設想。
深化政企融合
交通管理是無人機應用的一個很大的領域,應該更深入的融合溝通,這樣能夠更精準的針對交通管理的問題研究出一些專用的設備。現在我們用的是通用無人機,人工的發現哪里堵塞、哪里有問題。其實應該可以合成起來,把這些軟件模型放到芯片里面,直接無人機在偵查的時候就自動的發現問題、報警,發現問題更及時。
研發多口合一的綜合性設備
有一家參展商和我聊了半天,他是矩陣式的,可以控制多路的無人機管理。我們可以圍欄式的劃分一些區域,針對重點的不同的交通管理特點進行偵查、發現、報警、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協同。
對此我個人有一些建議:
政企科技合作共享破除“信息壁壘”
● 企業和管理部門的信息壁壘,無人機廠商并不了解交通的需求,交通管理者又沒有想到用無人機來做一些事,我想我們今天這個論壇也是一個消除信息壁壘的很好的機會。
空中交通探索開發“芳心未艾”
● 未來的無人機發展很快,無人機的物流傳送作為交通管理,因為它是低空,若要完全空管去解決,解決不了。它很小,空管的雷達基本上是200米以下探不到,很有可能未來這種空中管理和地面管理要融合。
關于這個主題,我有兩點感受想分享。
1. 在交通管理當中,信息互聯網非常重要,搞交通的都知道,段老先生寫過一本書,應該是交通管理行業的教科書,過去的講法是交通管理人、車、路三要素。但是1995年的時候,我給段老爺子提出一點意義,我說三要素不全面,應該加上環境。
下面是我的小實踐取得的一個大的成就,天津有一座橋要拆掉,影響交通。當時傳統媒體報紙和電視臺都在報道。但是有多少人看報紙、看電視,所以心里沒有底。后來和移動部門合作信息投放,比如原先兩公里范圍畫一個圈,在橋的周邊2公里投送了30萬條信息。當你進到這2公里就收到短信,這座橋今天要拆掉,你要走哪兒走哪兒,最后拆橋的時候交通非常通暢。這就是信息對交通的影響,實際上也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
什么叫信息,就是,人、車、路、環境四要素,環境是什么?人、車、路好理解一點,而除了人、車、路都是環境。例如學校現在都有校務通,下午4點半接孩子,突然中午給每一個家長發下午學校有活動,今天下午放半天假,馬上接孩子的汽車蜂擁過來了,交通就堵了。如果交警不知道這個情況,對路面的管理管控就不到位。所以,未來從ITS智能交通角度來講,實際的信息非常重要。
我在我的指揮中心平臺加了一個互聯網信息平臺,讓我們490多名網格員轉這些馬路,4條街道2條路,過去管的都是垃圾箱,拍照一張一張送過去。后來進行延伸,除了管這個以外,發現交通事故、發現違章都要拍,拍完直接送到我這兒來,指揮人員就知道哪兒有什么問題。我們天津出警最快3分鐘,我說我們和平最快1分鐘,1分鐘靠什么呢?靠信息,信息在智能交通里面非常重要。
2. 智能交通的未來真的是離不開人工智能,現在人工智能融合各個行業。去年10月份我在廣州參加了全國科技發展大會,我做了一個演講叫《“一帶一路下”國際交通規則的發展與借鑒》。結果全是翻譯專家,只有我一個是外行,但是我獲得了這次論壇的二等獎,15個演講者剩下的都是三等獎。
當時在我前面搜狗平臺翻譯的研究室主任就跟我講,他說現在阿爾法狗又生產出一種最新的阿爾法狗。只是告訴它圍棋的規則,它不用跟別人下,它跟原來的阿爾法狗對陣,結果是100:0。這個機器有自學習功能,自己修煉得非常好。
現在人工智能現在非常厲害,人、車、路、環境四個要素都受人工智能的影響。特別是車,無人駕駛也好、自動駕駛也好,現在還沒有到無人駕駛階段,但是很多大的汽車廠商已經把輔助駕駛系統放到汽車里面。比如當人打盹了,未發現前面有障礙物,輔助駕駛系統就自己剎車,保障安全。
小結
我想未來的ITS人工智能,特別是現在最發達有突破性進展的神經網絡系統已經很發達,有重大的突破,未來我想在ITS當中要關注一個是人工智能、一個是信息的重要性。謝謝大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