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科教文化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數量曾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四,同時也是我國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
近年來,在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湖北省社會、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口往來頻發,相應的治安問題有所凸顯,加上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給湖北省公安機關的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挑戰,湖北公安機關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在技防建設中促進公安工作的發展?為此,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特邀湖北省公安廳科技信息處長王郁輝,進行一次專訪。
中國公共安全 提問:
近年來,湖北省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特別是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分別被中央綜治辦列入全國視頻建設省級、市級、縣級示范地點。請您為我們介紹下湖北省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王郁輝 回答:
視頻監控聯網建設是公安機關在新時期,利用科技手段維護社會治安的有效手段,是推進科技強警建設的重要一環。2015年以來,湖北省公安機關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等九部委《關于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科學規劃強勢統籌,統一標準強力整合,聯網共享強效應用,成效明顯。
目前,湖北全省視頻探頭總量由100萬個增加到160余萬個。省、市、縣三級視頻傳輸專網由155M統一升級為1000M,部署視頻共享平臺和圖像聯網平臺200余個,平臺互聯互通、圖像共享共用的全省視頻圖像應用技術體系更加完善。全省公安機關堅持邊建邊用,進一步深化視頻監控在反恐維穩、治安防控、偵查破案、公共安全管理、執法監督和內部管理、部門共享及服務民生等業務領域的應用,發揮好視頻監控的最大效用。
中國公共安全 提問:
隨著科技強警戰略的全面實施,科學技術在公安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改變著警務模式,而且提升了公安戰斗力。事實也證明,推進監控視頻聯網應用工作,為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打擊犯罪、服務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請您介紹一下湖北省在技防建設中采取了哪些有效做法?
王郁輝 回答:
我們緊盯“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這一目標任務,突出“統、建、聯、管”四個關鍵環節,按照《若干意見》的時間節點和規定要求,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提升了全省視頻監控建設集約化、聯網規范化、應用智能化水平。
對表上級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科學編制了《湖北省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年)》、《湖北省“雪亮工程”省級共享平臺建設方案》和《湖北省“一場三站”立體化防控體系視頻監控建設指導意見》,為全省視頻監控指明了發展方向。
著重加強了重要路段和場所、公共交通樞紐和交通工具、城鎮社區和農村村組、高鐵沿線區域等“四類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的補點擴面,以及高清化改造工作。建設和完善環省、環市、環縣三道卡口防線,大力推動“一場三站”(機場、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等重點部位視頻監控建設,2016年我省新增建設一類探頭2余萬個,高清化率達到100%。
結合湖北省已經在省、市、縣全面部署統一版本共享平臺和聯網平臺的工作實際,提出“一總兩分”(公安視頻監控總平臺、電子政務中心分平臺和綜治中心分平臺)建設模式。
在維護上,明確各級公安機關科信部門作為視頻監控系統運維管理的職能部門,要求市州不少于3人、縣市不少于2人,專職負責視頻監控安全運維管理工作;督促承建單位組建7×24小時響應的運維隊伍,較好解決了基層公安機關視頻監控維護管理力量薄弱問題。在管理上,依托全省統一部署視頻運維管理平臺,集中對前端、網絡、系統狀況,以及圖像質量實時監測預警,自動發送故障或異常診斷通知。在安全上,依托數字證書,建立了身份認證和用戶權限管理體系,對視頻監控訪問操作實施行為審計和異常分析。在考核上,每月開展聯網探頭在線率和圖像質量網上通報,對考核不達標的單位,下發整改督辦書,限期整改。
中國公共安全 提問:
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視頻監控系統應用服務水平,能夠有效增強政府應急管理和公安機關打防管控能力。請問湖北省在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實戰性成效?
王郁輝 回答:
是的,建設的目的全在于應用。我省不斷加強全省視頻應用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公安實戰應用需求,積極開展視頻圖像創新應用和技術研發,著力部署共性應用、協助開發專業應用,為全警差異化、專業化、實戰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視頻圖像支撐。
在具體工作方面:
武漢市公安局2011年成立國內首支視頻偵查支隊,省公安廳及時總結推廣武漢經驗,目前市、縣兩級均成立了視頻偵查支(大)隊,大部分派出所還成立了視頻巡控工作組,將視頻偵查與傳統警務有機對接,提高了現行案件的有效預防、快速破獲水平。2016年,全省盜竊類案件、街面“兩搶”案件較2013年分別下降23%、78%。
將視頻技術與地圖服務、定位服務、行為分析、案件分析等有機融合,特別是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整合在逃、涉毒、前科、常住人口等13類1.5億條的人臉數據庫,搭建人臉動態識別比對環境。2016年5月部署上線以來,僅武漢市就累計比中1300余人,支撐破案700余起,成為新的破案增長點。
積極推動視頻網向傳感網、物聯網轉型升級,在全省部署開展“一場三站”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構建以視頻圖像感知和深度應用為核心的預知預警、聯勤聯動實戰體系,將視頻探頭逐步改造為智能化綜合信息采集前端,一體化集成“視頻、卡口、無線射頻”等設備,對人、車、物等要素信息實時監控和多維感知,并通過視頻專網匯入圖像聯網平臺,形成全省視頻數據庫。建設省、市兩級一體化的視頻圖像數據解析超算中心,對數據庫中的海量視頻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建立視頻圖像結構化數據庫。搭建“視頻云+”平臺,部署視頻摘要、視頻濃縮、模糊圖像處理、視頻檢索等系列工具,為其它業務系統提供數據服務和應用服務。此外,還在綜治部門的統籌下,將公安視頻監控系統接入同級綜治中心,大力推進與政府其它部門聯網共享、綜合應用,有力促進了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的提升。
中國公共安全 提問:
眾所周知,警務監控視頻聯網應用工作,其投入大、工程量大,并且存在許多難以突破技術瓶頸。面對這些難題,湖北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克服難關,不斷推進這項工作?
王郁輝 回答:
視頻監控建設投入大、周期長,聯網應用工作涉及面廣、技術性強、關聯度高,單靠公安機關一家之力,很難形成規模,實現全域覆蓋。為此,必須強化組織領導,形成融合共建大格局。
省公安廳黨委積極向省委、省政府匯報爭取支持,將視頻監控建設上升為“黨政工程”,統籌各地、各部門以及社會力量,構建了全省視頻監控建設“黨政領導、綜治牽頭、公安負責、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大格局。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公安廳視察指導視頻監控建設應用工作情況,要求落實好中央部署要求,建設好、應用好視頻監控系統;
積極推動省、市、縣三級成立由政府副職為組長的視頻監控建設領導小組,和以綜治委、發改委牽頭,公安等多部門參與的建設專班;
省公安廳一年內召開7次廳黨委會、廳長辦公會專題研究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強調“公安機關必須發揮好主力軍、先鋒隊作用,涉及到公安的建設任務都必須高標準完成、率先完成”。各級公安機關在前期建設基礎上,主動對接政法、綜治和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做好整體方案設計和標準規劃、建設聯網、共享應用、安全運維等工作;
省綜治委將視頻監控建設列入每年社會治安綜治考評,未按時完成任務的,考核一票否決,對推進不力的嚴格問責。省安監局、省教育廳、省文保局等其他部門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要求,部署開展全省重點企業、學校、博物館等視頻監控建設;五是社會廣泛參與。為解決持續性資金投入難題,各地也積極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群眾履行社會職責,承擔本單位、家庭周邊公共區域的視頻建設任務。
訪談最后,王郁輝表示,近年來,湖北省在視頻監控建設應用上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視頻圖像技術日新月異,視頻監控應用處在不斷深化、快速發展階段。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為統領,按照孟建柱書記“要深刻把握、主動順應科技發展新趨勢,搶抓戰略機遇,更加積極主動擁抱現代科技,促進政法工作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不斷推動政法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指示要求,繼續抓好《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全力構建“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湖北視頻監控智能體系,更好地服務公安實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