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的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示范工程,國內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實現了;第二個是應用推廣的階段,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了應用推廣階段,例如京津冀魯晉地區形成的第二大聯網運行區域。現在全國已經有26個省采用這個標準建ETC標準,但現在多數還沒有實現跨省聯網。那么,ETC系統在我國的應用現狀究竟如何?行業發展是否遇到困境?
國內ETC系統應用現狀
ETC系統由電子標簽/車載單元(OBU)和路側單元/速率傳感器(RSU)兩個核心的部分組成,是利用車輛自動識別技術(VI)完成車輛與收費站之間的無線數據通訊,進行車輛自動識別和有關收費數據的交換,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收費數據的處理,實現不停車自動收費的全電子收費系統。
國內ETC應用的興起比國外晚了幾年歷史,1996年10月廣東佛山、南海、順德等地方收費公路上建立了ETC車道并投入運營,這是國內ETC的首次試運行。如今,經過近17個年頭,中國的電子收費不停車系統已經遍布北京、上海、山東等20多個省市。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實力最強勁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在2010年8月實現ETC聯網(全國第一大)對推動國內ETC的發展有著無可厚非的意義,目前長三角區域內ETC覆蓋率超過65%,區域內共發展ETC用戶近百萬。而全國第二大ETC聯網區域,京津冀魯晉區域聯網的建設也將在今年10月完成,極大地促進國內ETC用戶的增加。
據統計,目前北京ETC車道覆蓋率已經達到100%,ETC用戶超過了一百萬;山東ETC覆蓋率達60%約70萬用戶;山西ETC覆蓋率達38%約12萬用戶;天津今年也新建60條ETC車道,ETC車道覆蓋率達將到96%,用戶目前約5萬;同年河北新增ETC專用車道100條,ETC車道覆蓋率將達60%,目前約16萬用戶。國內ETC車道正慢慢擴散覆蓋并接軌,而ETC用戶正蔓延開來。
ETC使用有利弊分析
近幾年國家大力推廣ETC系統建設,在國內很多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公交車都會安裝ETC速通卡。據最新統計北京市目前有500多萬輛車,使用ETC速通卡的用戶剛剛突破了100萬戶,這就暴露了ETC速通卡使用者僅占了五分之一的有車的用戶比重。那么是什么限制了ETC的發展呢?
1、安裝雖簡單卡內需預存
在ETC速通卡開始辦理時,在營業網點需要花上400元的費用,但是現在部分銀行可免費辦理ETC速通卡,但用戶需要預存一定量的金額,方可正常使用。用戶安裝速通卡極為簡便,直接把標簽粘在車的擋風玻璃上,將信用卡插在電子標簽上便可識別。電子標簽是通過太陽能發電實現讀取速通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綠色環保的理念。通過高速公路ETC快速通道時,速通電子標簽發出“嘀”的一聲,標簽指示燈變為綠色,車道欄桿自動開啟,即可通行。但是ETC在辦理時一次性繳納的預存費用和押金較多,部分銀行辦理時還會綁定信用卡,其潛在的捆綁式銷售讓車主有抵觸情緒。
2、辦了ETC真的就“速通”了嗎?
狀況一:ETC速通卡不能識別。辦ETC速通卡最希望的就是節省時間,然而在早晚高峰期車流量特別大,很多走高速公路的用戶都知道,早晚高峰期高速公路上車輛特別多,在走ETC車道的時候,有時候ETC速通卡不能被識別,用戶還需將卡取下,下車交給工作人員,經過工作人員的手動扣除之后方能正常通行,如若不這樣做,用戶的利益便會受到損害,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耽誤了用戶更長的時間,使用起來也不方便,起不到節省時間的作用。
狀況二:非ETC用戶誤進入TEC車道。早晚高峰大家都在跟時間做賽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例如一個非ETC用戶進入ETC車道,那么這輛車便無法在ETC車道通行,然而后面的車輛又很擁堵,所有的ETC用戶便得在ETC車道上等待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通行過收費站。這樣的等待相信是很多上班族無法忍受的。
狀況三:ETC系統建設滯后。在我國ETC系統推行十多年,在通過ETC通道時,車速只能保持在20公里/小時到30公里/小時之間,行駛車速較慢。在ETC系統建設中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如旁車干擾、跟車干擾、旁道干擾等問題,這些一直是高速公路中用戶使用ETC時遇到的問題,但是這些技術原因不會成為ETC推廣的大問題,隨著ETC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技術性的問題都會通過研發不斷的被克服,“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不斷進步。
停車場企業如何面對市場沖擊
機遇和挑戰總是并存的。不難看到,隨著國內ETC建設工作穩妥地推進,ETC停車場行業的價值和優勢越發凸顯,面對新市場,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競爭。以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與新加坡偉龍電子工程有限公司強強聯手成立的合資企業偉龍金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為代表,就是為了吹響ETC向停車場進軍的號角。
ETC技術會對整個停車場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傳統停車場企業又應該如何面對新市場的沖擊?杭州立方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邵麒表示,“現在ETC系統在停車場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當下ETC系統進入停車場暫時不會對傳統停車場帶來較大的影響。而且對于傳統的停車場來講,ETC進入停車場帶來的機遇在某些層面上講要多于挑戰,因為ETC的不停車可以緩解停車場出入口的擁堵壓力,電子收費可以防止人情費惡意逃費等現象,同時還能夠改善停車場的空氣質量,形成生態效應。傳統停車場可以藉此進行原有軟硬件的改造,從而達到最優化的管理。”
邵麒認為,加速ETC建設將會改變停車行業的現有思路,打破原有的運營模式,改變原有思維模式,使得停車行業相關企業重新進行研發規劃,重新進行市場地位。傳統停車場管理者應當看到當下技術上的革新,時刻留意市場動向,掌握用戶的使用心理,及時做出調整,以適應市場上變化,讓自己的停車場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
關于ETC
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縮寫),即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是指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通過車載設備實現車輛識別、信息寫入(入口)并自動從預先綁定的IC卡或銀行帳戶上扣除相應資金(出口),是國際上正在努力開發并推廣普及的一種用于道路、大橋、隧道和車場管理的電子收費系統。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收費系統,是智能交通系統的服務功能之一,過往車輛通過道口時無須停車,即能夠實現車輛身份自動識別、自動收費。在車場管理中,為提高出入口車輛通行效率,H3智在通行管理系統針對無需收費的車輛(如月卡車、內部免費通行車輛),建設快速通道,免取卡、不停車的出入體驗,正改變出入停車場的管理模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