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獲悉,出門前或行車途中,通過手機就能獲取實時路況,出入停車場實現不停車交費……這些智能交通的全新應用功能,南京市民在今年就能用上。近年來被頻頻提及的“智慧南京”建設正一步步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特別是與市民出行密切相關的“智能交通”領域,經過2年多的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已基本安裝、測試到位。
【前期準備】
全市已發放90萬張車輛智能卡
六城區建成500多處智能基站
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去年至今,我市城區的主次干道上,新安裝了不少連排的高清探頭,高聳的燈架子從路邊延伸至路中央,每輛車駛過都會遭遇一記“爆閃”。
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袁高峰告訴記者,這些探頭主要承擔治安管理功能,并且,用于城市智能交通領域的物聯網天線和基站,也“藏身”在這些高清探頭的燈架上,“攝像頭下方,帶著長長‘觸角’的方形裝置就是一個小型基站。”這樣的智能基站,目前在我市六城區已建成500多處,大多分布在城市主干道、重要的十字路口、隧道、高架橋口等。
實現智能交通,不僅要對城市道路、停車場等實現“無死角監控”,還必須盡可能多地獲取車輛位置、車速等實時的信息數據。“這些,通過物聯網技術便可以實現,而首要的是賦予路面上每輛車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子身份證’。”袁高峰介紹,近兩年,我市車輛新安裝的“環保電子卡”就帶有這一功能。遍布路面的智能基站,通過遠程無線讀取車輛智能卡上的數據信息,就構成了城市智能交通的最基礎框架。
據悉,目前,全市已發放90多萬張“環保電子卡”,覆蓋了約90%的汽車。
【應用前景】
手機免費接收實時路況
自動推薦“最優路線”
有了車輛智能卡和路邊的智能基站,還需要搭建一個“城市智能交通平臺”。目前,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已完成相關軟件的研發,并于近期上線。車主查詢相關網頁或安裝手機軟件后,就可以獲取城區絕大部分主要路段的實時路況及視頻,哪個路口擁堵、哪里發生了事故、哪里暢通無阻,都可以非常方便地“一鍵獲知”。
特別是“點對點”的出行,這一功能的用處更大。袁高峰說:“現在很多手機軟件都有導航功能,但只能單純地幫你指路,并不清楚實時路況。我們構建的智能交通系統,可以根據道路上的車流、車速等,自動推薦‘最優路線’,精準地計算出車輛抵達目的地所需要的時間。所有這些服務,市民都可以免費使用。”
上個月,苜蓿園地鐵站旁的一處停車場,裝上了全市第一臺“自助反向尋車機”。車主如果忘記了車輛停放位置,只要在機器上輸入車牌號,屏幕上就會出現提示,告訴你該怎么走過去。這臺機器是我市“智能交通”的一處試點,當車輛進入停車場,車上的環保電子卡信息就已經通過探頭和遠程識別系統被自動讀取,從而實現定位、停車計時等。通過該系統,這處停車場已經實現了進場時不用停車拿卡,自動計時、計費。
“在城市里,進出大型停車場長時間的排隊等候,也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大原因。”袁高峰說,今后,全市停車場只要依托城市智能交通系統中的聯網服務平臺,安裝有環保電子卡的車輛進出,系統就會自動計時、計費,如果再通過市民卡或網絡賬戶等實現自動扣費,停車場就可以不停車交費了。
今年,南京正計劃改造建設30處不停車交費的停車場,同時帶有“自助反向尋車系統”。這一功能還有望在1—2年內推廣到全市所有停車場,以及一些小區、單位等。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