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首個交易日的2月7日,衛星導航概念全面爆發,多股漲幅居前,市場分析認為,或與年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相關。
盤面上看,衛星導航概念漲幅居前,大漲5.07%,其中,乾照光電、國騰電子、啟明信息3股漲停,中國衛星、超圖軟件漲幅也超過7%。板塊內無個股下挫。
消息面上,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將從五個方面推動重點領域快速發展,分別是提升遙感數據獲取和處理能力,發展測繪應用衛星、高中空航攝飛機、低空無人機、地面遙感等遙感系統;振興地理信息裝備制造,帶動相關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提高地理信息軟件研發和產業化水平,結合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大力推進地理信息軟件研發;發展地理信息與導航定位融合服務,加快推進現代測繪基準的廣泛使用;促進地理信息深層次應用。推進面向政府管理決策、面向企業生產運營、面向人民群眾生活的地理信息應用。
此外,在去年的12月26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目前正在聯合制定《關于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統的第三步建設工作正全面展開,從明年開始,將陸續發射性能更優的北斗導航衛星,計劃在2020年左右完成覆蓋全球的建設目標。
齊魯證券研報指出,北斗市場規模在2012年底為40.5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超過50%。預計到2016年,衛星制造及發射、北斗元器件(GPS/北斗雙模芯片為主)、導航終端(雙模終端為主,未考慮手機等)的市場空間將達到60、76和70億元,為芯片和終端廠商提供高彈性;而平臺和運營為290億元,導航相關的應用服務規模為600億以上,市場空間在16年之后會更廣闊。
大同證券投資顧問陳劍認為,衛星導航概念全線上漲,表現搶眼,基于以下幾點因素。
一是政策密集出臺,從去年底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近期的《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而且地理信息關系國家安全及國計民生,預計政策還會進一步的出臺與細化。
二是市場空間想象大。目前市場的主要地理信息用的都是美國的GPS,隨著我們的技術進步,北斗導航系統也具備軍用、民用的條件,國產替代化空間很大。三是隨著中國經濟步入轉型期,資金更多的關注以成長股為主的主題投資。北斗產業在國防、公共社會和重要行業安全領域作用重要,國防規模招標已經啟動,行業和各地示范工程加速推進,今年將進入全面爆發階段,建議投資者可積極關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