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北京將出現一個名為“北京市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公共平臺”的合資公司,如果你愿意,它將會給你建個電子圍欄。這意味著,普通人可通過位置服務精確管理汽車等財產,也能隨時知道家人的位置和狀況。
這個總投資3億元的項目,北京市政府與合眾思壯將分別出資1.405億元,各占合資公司資本總額的46.83%,其余幾家股東則是北斗星通、超圖軟件和四維圖新等。這個合資公司選取參與者的標準有兩條——必須是中關村空間信息技術產業聯盟成員;沒有上下游競爭關系。
這些企業都是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工程中的重要分子,九天之外的衛星通過這些企業的設備和服務,才有了大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終端產品。
去年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之后,股市中的北斗概念股受到資金的追捧,集體暴漲。
到2020年,北斗產業鏈的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這個說法最早來源于“北斗之父”孫家棟,但現實是,該產業鏈上的許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并不好看。而且這些公司生產的芯片模塊較國際同行缺乏競爭力,在關鍵的核心技術研究上,一直難以走在國際前沿。同時,北斗導航的應用也需要走出專業化,轉向民用等更多的應用領域。
尷尬的業績
2007年,北斗星通上市時,平安證券預計在一年后的2008年,公司主營收入達到2.6億元,凈利潤達到5000萬元。2009年,北斗星通的凈利潤水平第一次達到了這個預期,但隨后的兩年中,北斗星通的凈利潤水平開始不斷下降,2011年,公司的凈利潤下降至3800萬元。
在2012年年報中,北斗星通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1%,披露國家重大專項“多模多頻高精度OEM板卡”和“多模導航型基帶芯片”實物比測中,雖然北斗星通產品繼續獲得第一,但在北斗產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該業務在2013年實現盈利的困難較大。3月26日,公司公告預計2013年一季度虧損720萬元-1150萬元。
與北斗星通相比,衛星導航領域中業績尷尬的上市公司并不在少數,例如國騰電子和四維圖新,2012年年報顯示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出現同比腰斬。
這些公司利潤下降的原因,部分取決于他們在北斗業務上的投入。以北斗星通為例,在北斗芯片研究上已經投資了數億元。另一個原因則是,傳統的導航系統已經走向了大眾化,例如隨著手機導航系統的普及,越來越少的普通用戶依賴單一設備進行導航。“專業市場雖然利潤率更高,但是市場體量太小。”一位券商分析師說。
有意思的是,二級市場中,投資者在2012年12月27日北斗正式商用之后的一個月內,將這個產業鏈上所有公司的股價都推向了新高。據Wind數據統計,衛星導航板塊上的17家上市公司在2012年12月27日至1月27日的時間段內,漲幅都超過了上證指數的漲幅。北斗星通的漲幅高達84.84%,合眾思壯和四創電子的漲幅也都超過了40%。
這些公司被看好的理由很簡單,1993年到2012年,美國Trimble公司(領先GPS技術企業)的市值增長了46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5%,北斗作為中國版GPS,不漲沒有道理。“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都很高,肯定會出現Trimble這樣的公司。”中信建投證券TMT研究員戴春榮表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